你會不會跟我一樣看書的速度就是跟不上買書的速度。
從圖書館借一本二、三百頁的書看到續借再續借還是沒看完。
或是明明看過的書卻一點印象都沒有。

這時候就會想說"如果我也速讀就好了"。但是看了幾本速讀的書,有強調訓練你的眼球,有的說要一目十行,有的強調人腦記圖像比記文字快。各種華麗的技巧,就是沒有一本裡面的方法適合我。直到看到這一本「雪球速讀法」才了解真正增加閱讀速度方法是沒有捷徑。

作者本身花的很多金錢跟時間參加各種速讀班,但總是看不到成果。在有天他發現自己閱讀速度有了變化時,去探究原因並不是因為學到什麼有用讀書技巧,而是在練習技巧時候大量的閱讀讓自己腦中的大量的知識量,才是加快閱讀速度的主因。作者稱之「雜學資料庫

作者在書中用的一個公式

 

速讀速度 = 速讀技巧 * 雜學資料庫(知識,經驗,經驗等)

 

雜學資料庫:

作者舉例一直接觸同一領域的書的人,在該領域的書籍會愈看愈快。同樣的道理當你累積的大量其他領域的知識後,你不管看那類的書籍你的閱讀速度都會比一般人更快。

 

速讀技巧

作者認為於其學會 快速移動眼球或是 一目十行之類華而不實的技巧,不如就輕鬆的狀態並保持寬視野還方式去閱讀。重點著重 閱讀的流暢度,試著戒掉 將文字轉換成聲音的習慣 想明白內容的想法

在閱讀時有些人習慣會在腦中或口中唸把文字出來,比起單純用看的這樣會拖慢閱讀的速度。而一邊看一邊思考一樣也會拖慢閱讀節奏需要閱讀時不求甚解。

 

當你提升速讀速度後你可以很快看完一本書,便時間再看第二遍。因為你已經看過一遍對內容都有大略的了解跟印象,在讀第二遍時就速度又會比看第一遍時更快,又有更多時間去細讀第一遍沒看懂地方。然後如此反覆就能達到「速讀的複利效果」直到自已有辦法闡述內容大綱才算讀完一本書。

「速讀的複利效果」的概念除了累積同一本書的資料庫,當讀熟一本書後資料庫也會複利到下一本書

 

 

「雪球速讀法」為的達到累積資料庫的目的只要 高速閱讀,還要 大量循環。產生兩個大原則

 

第一原則:「讀得快,更容易理解內容」

慢慢讀完一本書,讀到後面會逐漸忘記書一開始寫些什麼內容,反而不容易掌握到這本書的架構。一開始先快速從小範圍目錄、前言、後記、本文看過學握整本書架購,有著「放眼整片森林」效果。再 高速大量循環,逐一深入細節難懂的地方。

 

第二原則:「第二次讀的時候。會比第一次得更快」

第一原則要求速度,第二原則要求量。花太多時間看完一本書通常沒有心力跟時間再去重覆看第二次。而當讀的快就可以有大量的時間跟力氣再去看第二遍。

 

「雪球速讀法」使用先像看 報紙一覽標題從中挑選自已喜歡的部份先看。同時為的達到不求甚解,先同意書中全部內容等看完再去批斷。

整本書在三十分鐘內看完。

前十五分鐘的二到三分錯重覆閱讀目錄五到十遍。

再用六分鐘重覆閱讀前言、後記十遍。

剩下五到六分鐘重覆閱讀本文中的標題三遍這樣就能瞭解到整本書的架構、本文中常出現的關鍵字等。

後十五分鐘再以自己感興的關鍵字為中心去重覆閱讀。

 

 

學習後心得

目前看完一本書還是要二到三小時,還沒有辦法像書上三十分鐘內看完一本書。而在看完第一遍時也會懷疑看那麼快真的有把內容看進心裡嗎?第二天在看完第二遍後發現閱讀的速度真的有比第一次時更快,而有些內容也確實有印象,看第二遍的同時對內容也有更多的發現。比起之前很多時間慢慢看又只看一遍的書相比,這樣方式對內容反而有更深的記憶,但花的時間卻是更少。

 

為的讓這個環境更好你的荷包更好建議可以先查詢你附近的圖書館有沒有藏書。

圖書館沒有或是想收藏這本書,也請考慮一下二手書還是折扣較多商家購買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速讀 推書
    全站熱搜

    小橘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